经纪人:18-23岁是留洋最佳年龄;很多中国球员缺乏生活能力

ast (1) 2025-05-19 22:22:41

5月19日,《足球》报采访到了多位操作过中国球员留洋的经纪人,谈到了关于年轻球员留洋的话题。

经纪人:18-23岁是留洋最佳年龄;很多中国球员缺乏生活能力 (http://www.hoobei.cn/) ast 第1张

多数经纪人认为,18岁到23岁是留洋的最佳年龄,因为欧洲俱乐部的习惯是对21岁以下的球员,会给予更多的关注,机会也不少,包括会有更多的包容度。

欧洲有很多这样的例子,先让年轻球员打低级别联赛,比如切尔西的杰克逊,之前在比利亚雷亚尔B队打西协甲,快速成长,两三年就被切尔西花3700万欧元买走了,现在身价5000万欧元。当然了,这种事发生在中国年轻队员身上的概率很低,因为水平是硬伤。

但必须要说的是,年轻球员越早出去,未来取得成绩的可能性越大。在国外,23岁是条线,“标准”是完全不同的,尤其是19岁到21岁年龄段,如果专业人士觉得这个队员不错,那么,教练组就会多给机会,重点培养,“但要是过了23岁,水平没有提升,基本上就会判定已经到了天花板了,不会再有质的提高了,所以,可能也就不那么用心了。”一位国内经纪人说。

还有就是,出国是一个综合性“事件”,好似出国留学,之前是大学时出去,后来慢慢变成了高中,甚至现在有的才上初中就出国。道理是一样的,越早出去,孩子的问题越早暴露,包括能不能自立?能不能管理好自己?学习语言有没有问题?这些都是要考虑的。

年轻球员留洋,待遇问题也是要考虑的。国内高薪与国外相对低薪形成反差,若留洋需要降薪,球员们该如何权衡呢?

这是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,在部分国内经纪人看来,现在中国球员的水平不高,导致出国签的合同金额不高。但如果在中国联赛踢,薪资不低,这样会有巨大的落差,想要抹平难度很大。

“当年,孙继海、杨晨那批国脚留洋,周薪可达1万多镑,一年差不多能挣50万镑,当时在国内是挣不到这么多钱的,可以说,他们是真正出国踢球赚钱的。”但现在出国踢球,要是一个月就挣1万人民币,而且背井离乡,加上生活成本,是否“值得”必须考虑。

一些年轻球员表示,想先在国内联赛证明自己再留洋。在多数经纪人看来,这也是更合适的选择,原因何在?

原则上,经纪人们都认为,球员在国内职业联赛有了经验,再出去留洋会好很多。曾经,韦世豪那批球员十五六岁的时候被送到葡萄牙,当时,他们没有任何职业联赛经验,一直在那边待着,但最终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。

一位经纪人表示,大家可以想一想,当初蒿俊闵、张稀哲包括周海滨,他们在国外待的时间都不长,为什么回来?因为他们很清楚,自己在国内证明过自己了,回中超打主力一点都不费劲。当然,也不排除球员自己有非常强烈的欲望,就想在欧洲踢出个名堂,先给自己定个三年或者五年计划,实在踢不出来再回来。“其实很多日韩球员都是后者,但中国球员似乎在心理上,还没有做好这个准备。”

从过往的案例看,年轻球员留洋可能会遭遇文化差异、生活习惯不同等问题,如果语言不通、难以融入当地生活,会对他们的场上表现和心理状态都有影响。为帮助年轻球员更好地适应留洋生活,国内俱乐部、球员家庭以及相关机构(足协)应提前做好哪些准备?

经纪人表示,现在,中国的生活水平提高了,国人的条件也好了。过去孙继海、杨晨他们出去留洋,可能是为了过上了更好的生活。“而现在,比如说某个葡萄牙球队找我们队员,队员去了就会觉得生活条件很差,因为除了里斯本外,其他城市条件很难和中国比。”一位经纪人说,他认为,中国很多球员从小就被呵护、照顾得很好,缺乏自我的一些生活能力。

出去前,最重要的一个准备就是语言。“这是一个很难的事情,比如我给自己的留洋球员每周安排两堂西语课,都是一些实用的,但发现在这个年龄,他们学起来很慢。”一位经纪人说,如果是性格开朗的球员,会愿意跟队友沟通,哪怕是用手比画也要沟通。因为刚到国外,队友也需要了解你,在完全不了解的情况下,是没有人愿意给你传球的。所以,一些经纪人不太建议性格太过内向的球员出国留洋。

作为经纪人,在球员出去前,一般会给他们看很多国外球星生活的录像,像黄喜灿、孙兴慜等等。孙兴慜有父亲在身边照顾,黄喜灿则是自己照顾自己,包括做饭。还有就是,出去后,饮食上也要改变,一些球员去了欧洲后就很少吃米饭了。

十几岁的孩子每天都挺忙的,需要自己买菜做饭,还要收拾厨房,放在国内想都不敢想。“我几乎每天都要跟他们打电话交流,问问他们情况,我能深切地体会到他们的苦恼和焦虑,每天都不一样。”

在一些经纪人看来,出去后面临的困难是远超出想象的,能坚持下来很不容易。“刘邵子洋其实挺让人佩服的,他是一个门将,这个位置,很多经纪人都不推荐出去,他在拜仁一开始就被租借出去,今年终于在奥地利乙级联赛打上主力了,虽然球队可能降级,但好歹是主力,而且,他自己坚持了有四年吧,真的很不容易。”

其实,年轻球员留洋,总结下来很简单,不要听外面怎么说,就看自己,想不想留洋,适不适合留洋才是最重要的。“必须有坚定的信心,就是说我想出国,能出国,而不是觉得我应该出国了。”在一些经纪人看来,想要留洋,必须有长期作战且吃苦的准备,只有这样,才可能撑住。

THE END